首页 新闻资讯 「去贵州旅游」感受独特的东方狂欢节 火把节_威宁县自助游攻略

「去贵州旅游」感受独特的东方狂欢节 火把节_威宁县自助游攻略

更新时间:2019年07月01日

「去贵州旅游」

从襄阳到威宁 ✌️,一千公里的旅程, 呢十二个小时颠簸 呢,五种交通工具的接力 嗯, 🧡只为了赶赴一场盛大的狂欢——火把节。这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节日还是第一次参加 嗯,对于我来说有一种莫大的吸引力.......不过事后证明, 呀这一切的奔波都是值得的 嗯,在这个小小的山谷里 呀, 👨‍⚖️我彻底地被震撼了。

火把节 呢, 呀是彝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, 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🧑‍✈️,蜚声海内外 🤬,被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。7月20日 👩‍🦳, 呢在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,一年一度盛大的火把节也拉开了序幕。火把节举行的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👰, 👆(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呢, 🧗‍♂️北斗星斗柄上指 ✍️,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呀,火把节又叫星回节,俗有"星回于天而除夕"之说,相当于彝历的新年。因此又称过大年。)到了这一天彝族人家家饮酒、吃坨坨肉、并杀牲以祭祖先。人们穿新衣,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,男人们参加斗牛、羊、鸡、赛马、摔跤;妇女则唱歌 呀,吹口弦 呀,弹月琴。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;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,火光一片, 👥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 嗯,打着火把, 🤾‍♂️喝酒、唱歌跳舞, 呀一直玩到天亮结束。 呢

🧑‍✈️

🧝‍♂️

火把节的由来已久 🤵‍♀️,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, 呀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, 嗯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虫。它们啃咬着庄稼。但是, 呀勇敢的彝家人并没有屈服于天神。他们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领下 呀,想出了用火来消灭蝗虫的办法。人们点起了火把 嗯,日夜不停地到田间地头捕烧害虫。经过几天的艰苦奋战,人们终于消灭掉了“天虫” 呀, 嗯为了纪念这次用火把消灭“天虫”的胜利 🤞,庆祝五谷丰收 呢,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人们就点起火把游行 嗯, 🧗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。

火把节当天 🥶, 呀板底乡及周边村庄的彝族村民都会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,盛装出席这一重要的节日 呀

🦻

🏋️

😦

火把节一共有三天。火把节的第一天:祭火。这一天 呢, 🫵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 👩‍🦱,集体分享,并备酒肉祭祖。夜幕降临时,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嗯, 呢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 嗯, 呢由毕摩(彝族民间祭司)诵经祭火。然后 呢,家家户户 呀, 😮‍💨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 🫳,游走于田边地角 🙎‍♂️,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。 😵‍💫

火把节第二天:传火。这一天 😅,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 呢,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。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 嗯,赛马、摔跤、唱歌、斗牛、斗羊、斗鸡。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, 🧑‍🎤身着美丽的衣裳 🦾,撑起黄油伞,跳起“朵洛荷”、达体舞。在这一天,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。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、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、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。夜幕降临 呢,一对对有情男女 🧡,在山间,在溪畔 呀,在黄色的油伞下, 😗拔动月琴,弹响口弦 呀, 嗯互诉相思。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“东方的情人节”。 🙀

👩‍🏭

👎

🚣

火把节第三天:送火。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。这一天夜幕降临时 🤗,人人都会手持火把, 👵竞相奔走。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 呀, 👥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 呢, 👧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、舞蹈 😛, 🤸场面极其壮观。 呢

这种游戏的名字叫荡磨儿秋 嗯, 🫅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游乐项目。 🧘

⛷️

身着红色披风的彝族小伙英姿飒爽 呢

😂

😩

彝族的年轻姑娘们也在精心地互相打扮着 💛

🧝‍♂️

不管是大人和小孩儿,都能上秋千上比划两下,引得众人围观

小朋友奋力一荡 🧑‍🦯,身轻如燕 呢,引得掌声一片 呢

一大早,板底乡周边的村民都从四面八方赶来 呀, 👨‍💻早早地等侯火把节的开始 呀

在去往火把节现场的路上偶遇参加演出的小演员 呢,天真可爱的孩子对着我的镜头做起了鬼脸 呢

准备参加火把节的演员队伍也都集结完毕,原地休整

🧑‍🦱

👨‍🔧

🧖‍♂️

🤹

旌旗飘扬, 🚴盛大的火把节即将开始, 嗯参加人员全部都是当地的彝族村民

👧

在山顶上的有利位置 嗯,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早早地将摄像机支了起来

🏌️

乐鼓齐鸣,拉开了火把节的序幕

欢快的人们挥舞着旗帜, 呀欢呼着, 👹奔跑着 呀

👭

🚵‍♂️

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, 呢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 呀,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、哈尼族、傈僳族、拉祜族、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。火把节习俗在这些民族中的形成与发展,一方面与各民族的原生崇拜、民间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联系,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民族尤其是彝语支民族的历史源流、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紧密相关。 呀

一位装扮怪异的老者的登场引起了我的注意。经打听, 😍原来表演的正是只有在板底乡才能看见的彝族民间原生态戏剧“撮泰吉”。“撮泰吉”系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 🙃, 呀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"撮衬姐"、"撮寸几"、"撮屯姐"、"撮特基"、"撮泰吉"等十余种。其中 呢,"撮屯姐"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 🏋️‍♂️,现在用"撮泰吉"的名称,是借吉利的谐音汉字做译名。在彝语中 呀, 呢"撮"意为人或鬼 🧑‍🏭, 嗯"泰"意为变化, 嗯"吉"意为玩耍游戏, 🧑‍🔬一般译为"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"或"人类变化的游戏" 🦸‍♀️,简称"变人戏"。但也有学者认为 🧝,"撮泰吉"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、垦荒的艰难场面 🙅, 🕵️‍♂️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。因此 嗯,"撮泰吉"的含义理解为"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"或"人变鬼神的游戏"更恰当一些。

🧘‍♀️

👨‍

“撮泰吉”是一种古老的戏 呢,其面具浸透了一种原始的积淀;前额突起, 呢鼻子直长 🦿, 😽以明显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记。没有眼珠和牙齿 👩‍🎤,只在相应的部位剜出孔穴以表示眼睛和嘴巴;没有眼珠的空洞 呢, 呀似乎能穿透千年的岁月 呢, 呢人与神、生与死都变得模糊。单纯、稚拙、懑憨、怪诞是“撮泰吉”面具的整体风

撮泰吉面具雕刻不分男女貌相, 🛀靠戴胡须和用粉笔画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区分角色的性别与老少。图为阿布摩 呀, 💥意为“老爷爷”,传说有1700岁 👳‍♂️,是智慧长者。在戏中充当民族迁徙、生产劳作的领导者、组织者 👩‍🔬,德高望重。面具有飘逸的白胡须 🙅,再用粉笔画上横的波浪线条 呀, 嗯作为长寿及智慧的印记。

面具雕刻不分男女貌相 呀, 呀靠戴胡须和用粉笔画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区分角色的性别与老少。意为“老奶奶”,传说有1500岁 🚣‍♂️, 嗯是阿布摩的配偶。每个面具的白线纹饰都不相同 呀, 呀或横或竖、或粗或细,有的做放射状, 嗯有的呈波浪形。意为“汉族老人”, 呢传说有1000岁 嗯,面具为兔唇 呢,画竖状白波浪“撮泰吉”的亲密接触线条纹饰 呀, 呢表示年纪较轻。每个面具的白线纹饰都不相同 呀,或横或竖、或粗或细, 🙏有的做放射状 🧚‍♂️, 👳有的呈波浪形。

👴

翻开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呢,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戛院子的彝族戏剧“撮泰吉”名列其中。闭上眼 呢,那些头戴尖尖帽、脸戴古老面具、手拄木棍的舞者一路缓缓行来 呢,那动作是挖地、放牧或者是虔诚的向神祈求庇护……号称千岁老人的若戛阿布、阿布摩、阿达姆、麻洪摩、哈布等人的嘴里发出低沉而富于穿透力的叫声。 千百年呵 呀, 🦵“撮泰吉”以其别具一格的古老民族艺术特色,在我国古老的戏剧剧种中独树一帜 呢,在全国都极为罕见。“撮泰吉”吸引了众多省内外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不远万里接踵而来 👩‍🎤,被誉为“戏剧的活化石” 呢, 💆‍♀️无论在人类学、民族民俗学、戏剧学、舞蹈学、甚至是傩戏、地方文化史学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。 撮泰吉 👻, 💅舞蹈活化石原始傩戏千年的守望。“嘿布”、“惹戛阿布”、“阿布摩”、“马洪摩”、“阿达摩”,他们都是千岁老人 😺,头戴尖尖帽 呀, 🧍‍♂️立眉, 呀竖眼 呢,手举竹杖, 呢做出挖土、赶牲口的动作 呢, 呢嘴里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叫声。这是多么原始、粗犷的舞蹈!完全被眼前的一幕震撼,我们贪婪地呼吸着从远古、从人类的漫长成长、从智慧和勇气的高空中袅袅飘来的气息 呀, 🤵‍♂️恍惚之中 呀,进退千年。 贵州威宁县板底乡曙光村裸嘎,最古老的傩戏--撮泰吉。贫穷与封闭保存了古老傩的文化。这是他们和主宰命运之神交流的唯一形式。“板底乡裸戛村,只有61户人家 ❣️, 💪却保留了流传千年的舞蹈‘撮泰吉’,一种最原始最粗犷的彝族戏剧 🏊,被列入去年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”天色慢慢暗了下来,隆重的点火仪式正式开始 有点传递奥运圣火的意味 人们也互相点燃手中的火把 上千把火把被点燃,照亮了板底乡的夜空

🚣‍♂️灿若银河的壮观场面掀起了火把节的最高潮 手持火把的人流围着中心的火堆疯狂地奔跑着、尖叫着、欢乐着 呢, 🤷‍♀️似乎预示着来年的好运气, 呢好年景......

🧐

😁

👿

上一页
1 2
下一页
文章来自: https://www.ctszs.com/zixun/1402.html
猜你喜欢
热门标签
旅游路线
精品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