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资讯 「贵州省旅游攻略」【贵州】在小黄侗寨,听一场侗族大歌_黔东南自助游攻略

「贵州省旅游攻略」【贵州】在小黄侗寨,听一场侗族大歌_黔东南自助游攻略

更新时间:2019年07月10日

呀「贵州省旅游攻略」 上上周发过一篇苗寨攻略文,这篇再来讲讲侗寨, 😣以侗歌闻名的小黄侗寨。

小黄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从江县高增乡,寨子四周青山环抱,寨中溪水流淌 🚶‍♂️,风雨桥横跨水上 嗯,走几步便会看到一座形似杉树的鼓楼, 嗯这里更因侗族大歌而名满天下。侗族的鼓楼、风雨桥和大歌是侗族原生文化最突出的标志 呢, 嗯被称作“侗寨三宝”。初听“侗寨大歌”几个字还以为是形容侗寨小伙, 嗯其实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、无指挥、无伴奏、自然合声的合唱形式 🖐️,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🧍‍♂️, 嗯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侗族大歌以其多声部的奇妙组合震惊世界,被许多音乐家誉为“独秀西南”的歌种。

深山之中的小黄侗寨 呢

🖖

呀听一场“小黄的歌” 嗯

小黄侗歌在侗乡中很有名 😯, 🤞侗语称之为“嘎小黄” 呀,即“小黄的歌”。大山深处的小黄与外界交流十分有限 😍, 🤖整个村寨都保持了比较原始的风貌 呢, 呢许多古老的习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, 🤛演唱大歌便是其中之一。这里的男女老少 呢, 呢几乎人人都会唱古老的多声部侗族大歌 🧌, 🫳不论是在田间地头,还是村内寨外, 呀处处仙乐飘飘。 嗯

乘车来到群山之中的小黄侗寨 嗯, 呢油绿的梯田尽头有一座风雨桥, 呀走几步就是小黄鼓楼。侗族的大歌表演便在鼓楼举行, 呀表演者已经围坐在鼓楼里。女人们身穿无领白色绣花长袖上衣 嗯, 🚵‍♀️下着黑布短式百褶裙 呀,头戴银钗,脖颈佩挂着多层银项圈, 嗯男人们则头包蓝白格的长布, 💗身穿白色立领对襟衣和黑色闪光长裤。咿咿呀呀的歌声响起, 嗯节奏时紧时慢, 嗯整个演唱过程无人指挥,不同声部之间或高亢有力 👩,或温婉低沉,浑然天成于一首曲目中。几曲唱罢 呢, 嗯末尾还表演了一首妙趣横生的抢婚曲目 🤜, 🏊边唱边表演 💁, 嗯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,但从眼神动作 嗯,也能猜出七八 🤪,引得众人笑声不断。

🕵️

表演者们围坐在鼓楼中

🧔‍♀️

嗯全身上下佩戴了各种银饰

表演先从无伴奏的合唱开始

呀歌声一起,身上的汗毛好像都直立了

👿

👨‍🔬男女对坐 💆‍♂️, 呢琴声响起, 呢欢快的情歌唱起 呢

娃娃们也不停闲,围着鼓楼木栏爬上爬下

嗯最后是段诙谐的表演

讲述的是一个大龄男青年四处找爱人, 嗯闹出了不少争执和笑话 🚵‍♀️

从小耳濡目染 呢, 🧒难怪这里的男女老少随口都能唱上几句

呀演出结束 呀,骑车归家

形似杉树的侗寨鼓楼 👉

鼓楼是“侗寨三宝”之一, 🤰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,形似巨大的杉树, 嗯村民称之为“遮荫树”。在没有鼓楼的年代 🚴‍♂️,人们的许多活动是在古杉树下进行的。后来,为了满足社会和文化活动的需要, 呢修建固定建筑物时便以杉树为原型。文献资料称:“侗人居溪峒中 🤾‍♀️,春以巨木埋地作楼, 呀高数丈, 💏歌者夜则缘宿其上。”这就是最初的“鼓楼”。

嗯鼓楼显著的特色是全用杉木凿榫衔接 🖐️,未有一钉一铆, 呢结构牢固又精巧。经过若干年代的发展,侗寨鼓楼在保持“遮荫树”造型的基础上,工艺大大提高。其立面造型有三重檐、五重檐、七重檐直至十五重檐 👽, 👨‍🔧平面投影为四边形、六边形、八边形 呢,顶有单檐悬山式、重檐歇山式等多种式样,而在楼面、楼脊、翼角、封檐板特别是一、三重檐之间的醒目部位, 嗯彩塑、彩绘为极富民族特色的生产、生活场面及各种吉祥物。

呢鼓楼位于侗寨中心,是族中聚会、议事、休息、娱乐的场所 嗯,其他建筑围绕着鼓楼层层辐射开来。一般一寨一鼓楼,也有些侗寨有一姓一鼓楼, 呀形成“鼓楼群”。小黄侗寨内有多座鼓楼, 呢其中有座鼓楼年代久远, 呢上面保留着风趣幽默的彩塑和形象生动彩绘图案。鼓楼分阁底、塔身及亭顶三个部分,塔身有九层。塔身第二层的檐角处 呀, 🧞站立着一对侗族男女彩塑 呢, 😿再上一层是只锦鸡彩塑。锦鸡的上方 👨‍🦯, 💆‍♂️六至九层的飞檐是三只首尾相连的“小猴” 呀, 呀让人不禁想起“水中捞月”的故事。阁底的门框上有块横匾 嗯,上面写着“歌舞常臻”四个字,表明了小黄侗寨对侗族大歌的态度。

嗯大雨过后的小黄鼓楼 🧜

呀塔身十五重檐、八边形,是小黄侗寨里最醒目的一座鼓楼

走进寨中,几乎三步两步就能看到一座鼓楼 呀

八边形和四边形组合鼓

塔身上绘制着彩绘 呢,因为风吹日晒 🤜,色彩已经脱落

👨‍🍼檐下的彩绘依然色彩艳丽

屋檐上猴子捞月的雕塑栩栩如生 😷

贵州山区多雨水, 嗯鼓楼不仅是侗族人聚会的场所,也是挡风避雨的好地方

👨‍✈️这座鼓楼上的彩绘和彩塑保存更完整 嗯

另外一座鼓楼 呀,彩绘的风格也有些不同 呢

鼓楼前面通常还会有个小广场

侗乡风雨桥

除了鼓楼 呀, 呀风雨桥是侗寨建筑中的另一道亮眼风景。风雨桥与长廊相似, 呢桥由梁、廊、亭等部分构成, 呢桥面建有长廊,廊上安装长凳,可供路人小憩, 呢为人们挡风避雨 呢,故被取名“风雨桥”。许多风雨桥上彩绘着各种花纹图案,又被称为“花桥”。

呀风雨桥的结构精巧 👩‍🦱,桥墩多为大青石, 🏌️‍♀️桥身为纯木质结构,多用杉木横穿直套 呢,孔眼相接 呀,结构精密 🙊, 👸不用铁钉连结, 呀别具一格。桥亭用青瓦盖顶 嗯,桥面用杉木铺就, ☠️长廊两旁的柱子、栏杆以及梁上绘有神话传说、历史故事 👎, 嗯以及反映侗族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美好愿望的图画作装饰。 嗯

🤩苗族人们崇拜枫树,在侗族村民心中杉树占有非比寻常的地位。他们认为, 呢杉树被砍伐后还能发出若干嫩芽 呢, 💫继续生长发育, 🤦‍♀️象征着生生不息。鼓楼以杉木建成, 🤸‍♂️造型酷似古杉;花桥同样用杉木架设,所不同的是前者立着, 呀后者躺着 呢, 嗯形成“鼓楼矗立、花桥横卧”的格局。许多花桥的长廊上都建有凉亭 👨‍🍳,远远望去 😖, 嗯一竖一横, 嗯就像立着和躺着的大杉树。

嗯突遇大雨, 呢躲在屋檐下细看风雨桥

既美观又兼顾实用功能 呢,浓缩着侗族同胞的智慧 对面老宅娃娃们也在看雨

看倦了趴在窗台上歇会

扭头一看, 👨‍🦳又见另一座风雨桥大雨来的快 呢,去的也快 👨‍🎨

💝

在寨中四处逛逛, 呢看看当地人的生活

身穿小花衣的小姑娘 🗨️, 嗯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, 呀淘气调皮看到我的镜头, 😡害羞起来 😑,脸蛋圆圆的 嗯, 呀好像红苹果

🧑‍🍳离开小黄侗寨 👨‍🏭, 呀途经高增侗寨

参差错落的吊脚楼中间是高高的鼓楼 👩‍

侗寨的风貌一览无余

周边古建筑&交通指南

推荐从江县周边侗寨游览线路:

小黄侗寨——银滩侗寨——龙图侗寨——肇兴侗寨(黎平县) ❣️

呀侗寨景观:

银潭侗寨

呀银潭侗寨距从江县城20公里 🏄‍♀️,从江到谷坪公路从寨边经过。全村共323户,1669人 🖐️, 🙀寨子周围青山环抱,古树参天, 👂栉次鳞比的民居 呀,杉木结构的吊脚楼依山傍水, 呀13层鼓楼鹤立寨中。一条清澈的小溪穿寨而过,蜿蜒流淌 🧕, 🚣‍♀️村寨周围是稻田和溪流, 呢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银光, 嗯故名银潭。这里民族风情原始古朴、独特 😙, 嗯有金道抬官人、“腊汉”“腊面”(侗语称男女青年)在红豆杉树下荡秋千传情等习俗。 呢

龙图侗寨 👳‍♀️

👩‍🔬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 呢,因其北面有座高耸的山峰,其山势形态像是传说中龙的头部,龙头因此而得名。新中国成立后 💃,改名为龙图。这里是典型的侗族山村 嗯,村中大小道路全是水泥路,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和古老的叠檐鼓楼相互呼应。人们既保守着古老文化的习俗 呢, 嗯但又不拒绝现代文明的融入。在龙图侗寨有200多栋气势雄壮的“碰柑洋楼”(种碰柑致富后修建的)散落在各处 👩‍🦽,好似一局美丽的棋局尽收眼底。

肇兴侗寨

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 😵, 👩‍🦲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, 呢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。到2012年,占地20万平方米, 🤟居民1100余户,6000多人, 嗯号称“侗乡第一寨”。肇兴侗寨四面环山 🤡, 嗯寨子建于山中盆地,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。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 呀, 🧙‍♀️鳞次栉比, 呀错落有致 呀, 🤵‍♀️全部用杉木建造 呀, 呀硬山顶覆小青瓦, 呢古朴实用。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, 呢分为五大房族,分居五个自然片区 呀,当地称之为“团” 嗯,分为仁团、义团、礼团、智团、信团五团。 呢

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 嗯, 嗯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,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, 呢被誉为“鼓楼文化艺术之乡”。寨中五团 呀, 🧖‍♀️共建有鼓楼五座,花桥五座、戏台五座。五座鼓楼的外观、高低、大小、风格各异, 😅蔚为大观。

😊 交通: 嗯

嗯先从贵阳搭乘汽车前往从江,后在从江出发,前往小黄侗寨 嗯, 🤵‍♂️从江至小黄27公里,柏油路面 👨‍🎤,车程约一个小时。每天两班从江至双江客车途经小黄,从江开出时间为8:00和14:00 呢, 🧟双江至从江约9:30和15:00经小黄。从江至小黄的车票约为10元/人。

上一页
1 2
下一页
文章来自: https://www.ctszs.com/zixun/1729.html
猜你喜欢
热门标签
旅游路线
精品推荐